悂
拼音 [pī] [pǐ] 注音ㄆ一 ㄆ一ˇ
总笔画10画
简体部首忄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心部
五笔NXXF 仓颉PPPG
郑码URRB 四角92014
结构左右
统一码6082
笔顺丶丶丨一フノフ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pī(ㄆ一)

⒈  谬误;错误。

统一码

悂字UNICODE编码U+6082,10进制: 24706,UTF-32: 00006082,UTF-8: E6 82 82。

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名〉

谬误 [falsehood]。如:悂谬(谬误)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悂

悂【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匹夷切《集韻》篇夷切,?音紕。錯謬也。《左思·魏都賦》兼衆悂以䝯繆。

《集韻》邊迷切,音篦。意倂也。

《集韻》普米切。愼也。亦作?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悂

悂【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匹夷切《集韻》篇夷切,?音紕。錯謬也。《左思·魏都賦》兼衆悂以䝯繆。

《集韻》邊迷切,音篦。意倂也。

《集韻》普米切。愼也。亦作?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