忂
拼音 [qú] [jù] 注音ㄑㄨˊ ㄐㄨˋ
总笔画21画
简体部首彳部 部外笔画18画
总笔画 21画
五笔THHY 仓颉HOBUG
郑码OILN 四角26215
结构左右
统一码5FC2
笔顺ノノ丨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一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ú(ㄑㄨˊ)

⒈  古同“躣”,行走的样子。

统一码

忂字UNICODE编码U+5FC2,10进制: 24514,UTF-32: 00005FC2,UTF-8: E5 BF 82。

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忂

忂【寅集下】【彳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8画

《唐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音瞿。行貌。

《集韻》俱遇切,音句。《玉篇》行也。《集韻》一作躣。

说文解字

忂【卷二】【彳部】

行皃。从彳瞿聲。其俱切

说文解字注

(忂)行皃。此與足部躣音義同。走部又有?。从彳。瞿聲。其俱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