廆
拼音 [guī] [wěi] [huì] 注音ㄍㄨㄟ ㄨㄟˇ ㄏㄨㄟˋ
总笔画12画
简体部首广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广部
仓颉IHUI
郑码TGNJ 四角00213
结构左上包围
统一码5EC6
笔顺丶一ノ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uī(ㄍㄨㄟ)

⒈  〔廆山〕山名,中国河南省洛阳市西谷口山的古称。

统一码

廆字UNICODE编码U+5EC6,10进制: 24262,UTF-32: 00005EC6,UTF-8: E5 BB 86。

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Guī

〈名〉

(1) 廆山,古山名 [Guishan mountain],今名谷口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

又西十里曰廆山。——《山海经·中山经》

(2) 另见 huì;wěi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廆

廆【寅集下】【广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胡罪切《集韻》《韻會》戸賄切,𠀤𠥔。《玉篇》廦廆也。

《集韻》五賄切,音頠。人名。《晉書·載記》單于遼東郡公慕容廆。

《集韻》《類篇》𠀤姑回切,音瑰。《山海經》中山西有廆山,其隂多㻬琈之玉。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