呡
拼音 [wěn] [mǐn] 注音ㄨㄣˇ ㄇ一ㄣˇ
总笔画8画
简体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KNAN 仓颉RRVP
郑码JYHD 四角67047
结构左右
统一码5461
笔顺丨フ一フ一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wěn(ㄨㄣˇ)

⒈  古同“吻”。

统一码

呡字UNICODE编码U+5461,10进制: 21601,UTF-32: 00005461,UTF-8: E5 91 A1。

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呡

呡【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篇海》武粉切,音抆。口呡也。◎按呡音義俱同吻。吻亦作㗃,當卽㗃字省文。詳前吻字註。

说文解字

吻【卷二】【口部】

口邊也。从口勿聲。𦝮,吻或从肉从昬。武粉切

说文解字注

(吻)口邊也。曲禮注云。口旁曰咡。廣雅云。咡謂之吻。考工記。銳喙、決吻。鄭曰。吻、口腃也。釋名曰。吻、免也。抆也。卷也。从口。勿聲。武粉切。十三部。勿聲在十五部。合韵也。

𦝮)吻或从肉从昏。昏聲也。凡昏、皆从氏。不从民。字亦作䐇、作脗。皆?之俗也。凡言脗合當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