䨔
拼音 [báo] 注音ㄅㄠˊ
总笔画14画
简体部首雨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 14画
仓颉MBFMU
郑码FVKG 四角10212
结构上下
统一码4A14
笔顺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丨丶ノ一ノフ
基本解释

统一码

䨔字UNICODE编码U+4A14,10进制: 18964,UTF-32: 00004A14,UTF-8: E4 A8 94。

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䨔

䨔【戌集中】【雨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字彙補》䨌字之譌。

说文解字

雹【卷十一】【雨部】

雨冰也。从雨包聲。𩅟,古文雹。蒲角切〖注〗𩆗𩇌,古文。

说文解字注

(雹)雨仌也。仌舊作冰。今正。雨仌、謂自上而下之仌也。曾子曰。陰之專氣爲雹。劉向曰。盛陽雨水。溫暖而湯𤍽。陰氣脅之不相入。則轉而爲雹。故沸湯之在閉器而湛於甘泉則爲冰。此其驗也。左氏傳曰。聖人在上。無雹。雖有、不爲災。从雨。包聲。蒲角切。古音在三部。

𩅟)古文雹如此。象其磊磊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