䐃
拼音 [jiǒng] 注音ㄐㄩㄥˇ
总笔画12画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肉部
五笔ELTY 仓颉BWHD
郑码QJMF 四角76200
结构左右
统一码4403
笔顺ノフ一一丨フノ一丨ノ丶一
基本解释

统一码

䐃字UNICODE编码U+4403,10进制: 17411,UTF-32: 00004403,UTF-8: E4 90 83。

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䐃

䐃【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渠隕切《集韻》巨隕切,𠀤音窘。《廣韻》腸中脂也。《集韻》獸脂聚貌。《玉篇》腹中䐃脂也。

《靈樞經》䐃堅而有分。

曰:肉之標。《素問》脫肉破䐃。《註》䐃,謂肘膝後肉如塊者。一說腹中胎。

《正字通》支春切,音肫。謂腹中積聚成形塊膜也。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