䊪
拼音 [lì] 注音ㄌ一ˋ
总笔画18画
简体部首米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 18画
繁体部首米部
五笔OAJY 仓颉FDTWB
郑码UFLZ 四角94927
结构左右
统一码42AA
笔顺丶ノ一丨丨丨フ一一丨フ丨一丶
基本解释

统一码

䊪字UNICODE编码U+42AA,10进制: 17066,UTF-32: 000042AA,UTF-8: E4 8A AA。

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䊪

䊪【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集韻》落蓋切,音賴。與糲同。脫粟也。《說文》粟重一䄷,爲十六斗大半斗,舂爲米一斛曰䊪。

《類篇》郞達切,音辢。義同。

说文解字

䊪【卷七】【米部】

粟重一䄷,爲十六斗太半斗,舂爲米一斛曰䊪。从米萬聲。洛帶切

说文解字注

(䊪)粟重一䄷。爲十六斗大半斗。見禾部。不言禾黍者。粟本禾黍實之名。稻𧦝粟則借辭也。春爲米一斛曰䊪。粟十六斗大半斗爲米十斗。卽九章筭術粟米之法。粟率五十糲米三十也。張晏曰。一斛粟七斗米爲糲。與九章筭術率異。从米。萬聲。今皆作糲。从厲。古从萬聲。與牡蠇字正同。漢書司馬遷傳。䊪梁之食。與許篆體合。洛帶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