䀊
拼音 [jiǎo] 注音ㄐ一ㄠˇ
总笔画19画
简体部首皿部 部外笔画14画
总笔画 19画
五笔INWL 仓颉EHBT
郑码VYPL 四角37102
结构上下
统一码400A
笔顺丶丶一フ丶一フ丶一ノ丶ノノノ丨フ丨丨一
基本解释

统一码

䀊字UNICODE编码U+400A,10进制: 16394,UTF-32: 0000400A,UTF-8: E4 80 8A。

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𥂔𥃃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䀊

䀊【午集中】【皿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古巧切《集韻》吉巧切,𠀤音狡。《說文》器也。《類篇》撓使濁也。

《廣韻》下巧切,効上聲。《廣韻》溫器也。《類篇》鎢錥也。

《集韻》後敎切,音効。義同。

《集韻》力竹切,音六。亦器也。或省作𥂔。亦从犬作𥃃

说文解字

䀊【卷五】【皿部】

器也。从皿漻聲。古巧切

说文解字注

(䀊)器也。廣韵古巧切。濁也。苦絞切。溫器也。从皿。漻聲。古巧切。古音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