㞫
拼音 [jù] [zǒu] 注音ㄐㄨˋ ㄗㄡˇ
总笔画6画
简体部首山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MPU 仓颉UINO
郑码LLW 四角22302
结构上下
统一码37AB
笔顺丨フ丨丶フ丶
基本解释

统一码

㞫字UNICODE编码U+37AB,10进制: 14251,UTF-32: 000037AB,UTF-8: E3 9E AB。

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㞫

㞫【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字彙補》古文走字。註詳部首。

说文解字

㞫【卷二】【走部】

趨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屬皆从走。子苟切〖注〗徐鍇曰:“走则足屈,故从夭。” 〖注〗㞫,《字彙補》古文走。𣥚𧺆,《说文》走从夭止。

说文解字注

(走)趨也。釋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此析言之。許渾言不別也。今俗謂走徐、趨疾者、非。从夭止。夭者、屈也。依韵會訂。夭部曰。夭、屈也。止部曰。止爲足。从夭止者、安步則足胻較直。趨則屈多。子苟切。四部。大雅假本奏爲奔走。凡走之屬皆从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