㓶
拼音 [qiè] 注音ㄑ一ㄝˋ
总笔画11画
简体部首刂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刀部
五笔DHVJ 仓颉QKLN
郑码CIGK 四角52800
结构左右
统一码34F6
笔顺一一一丨フノ一ノ丶丨丨
基本解释

统一码

㓶字UNICODE编码U+34F6,10进制: 13558,UTF-32: 000034F6,UTF-8: E3 93 B6。

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㓶

㓶【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正韻》𠀤詰結切,音挈。刻也。通作鍥。《晉書·虞溥傳》㓶而舍之,金石不知。

说文解字

鍥【卷十四】【金部】

鎌也。从金契聲。苦結切

说文解字注

(鍥)鎌也。方言曰。刈鉤、江淮陳楚之閒謂之鉊。或謂之鐹。自關而西或謂之鉤。或謂之鎌。或謂之鍥。鍥、郭音結。刀部曰。𠛎、鎌也。卽方言之刈鉤也。从金。契聲。苦結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