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搞好高职高专的会计教学(一)

摘要 会计课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进行模拟实习、深入企业实际、沙盘模拟等方面对如何搞好高职高专的会计教学进行了探讨。?

高职高专教育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很强,毕业后能直接胜任工作岗位的实用型人才。为此,作为专业课的会计课教学,除了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外,就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以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传授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

会计是一门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作为高职高专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因此在上课时,对于重要的理论知识,要用通俗而生动的语言,讲深讲透。同时我们光靠三年的时间,不可能教会学生全部知识,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比什么都重要。教育学家保罗・郎格郎曾提出:“教育不再是为了传递知识,而是促进人的发展。在终身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授知识,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掘学生的特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法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格郎格也曾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因此我们除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外,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其自学能力和创造力,这样,他们将来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集中进行模拟实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

会计课作为一门专业课,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更应注重对其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理论教学完成之后,应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进行会计模拟实训,即利用一个企业完整的业务资料,模拟企业实际会计工作,完成从建账、审核原始凭证开始,到编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记账、对账和结账,直至编制会计报表等全部会计工作。这样,一方面把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更直观、更具体的了解,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起到课堂上无法达到的效果;另一方面能把学生平时学到的零散知识连贯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学生对会计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再有就是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对于课堂上没有讲到的知识进行补充讲解;再有就是模拟实训能暴露出学生的弱点和缺点,便于他们及时改正,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同时在实训中要定期进行岗位角色轮换,增强实训的仿真性。即在学生模拟实训过程中,每个学生按照岗位分工要在企业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并定期进行岗位角色轮换,循环进行。通过这种分岗综合模拟实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企业的岗位交接程序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使模拟实训具有较强的仿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