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究竟是否存在?(一)

首先界定一下:本文中的上帝并不是一个物化了的具像,他不是耶和华、不是玉皇、不是如来……..但他也可以是耶和华、可以是玉皇、可以是如来……..准确的说,这里的上帝是指超自然的力量,中国把它称之为“道”,黑格尔则称之为“绝对精神”。

这个问题大约已经不知道争议过多少次了,我今天想换一种角度。
这个角度可能牵涉到某些相对较为专业的东西,为使更多的人看得懂,我行文时将尽量通俗化,举例时将尽量直观和形象些。
首先,把唯物主义一些传统的观点摆出来:
物质是第一的、精神(意识)是第二的;宇宙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宇),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宙)。


当牛顿揭示出第一定律之后,他感到了困惑: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靠惯性运动;那么,使物体开始运动的第一次外力从哪里来?
牛顿无解。
因此他说:是上帝踹了第一脚。也就是说,第一推动来源于上帝。
对此,唯物主义者说:牛顿陷入了唯心主义泥坑。因为宇宙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所以根本就没有所谓第一次,从来就如此。牛顿是自寻烦恼。
上个世纪20年代,哈勃发现了红移现象。这个发现是划时代的,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自然科学方面,红移的存在意味着我们的宇宙是膨胀(爆炸)的结果,并且还处于继续膨胀之中。于是,勒默策的“大爆炸宇宙论”得到了实验的支持。迄今为止的科学观察都支持这一理论,所以,这个理论现在已经是关于宇宙天体的主流学说。
在哲学层面上,这一理论意味着:空间是有限的;并且,宇宙在时间上有一个开始。因此,传统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宣告破产。
问题到此并没有完。
“大爆炸宇宙论”最终可能导致有神论。由于这个原因,我国学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这个理论采取了冷处理的态度,直到无法回避的今天。
“大爆炸宇宙论”指明宇宙开始于一个“奇点”。之所以叫“奇点”,是因为所有的科学规律在此点都不适用。光凭这个奇怪的点,就足够让人浮想连翩了
而“奇点”之后,宇宙就遵循一个既定的模式(即现今的所有科学规律)运转了。只有这样的模式,才能最终演化出人类。
那么,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比如无法衍生出人类)模式呢?是谁在导演这一切?
并且,是谁预定了、或者主宰了这个模式?
上帝究竟存不存在?


“奇点”爆炸后所能演变出的宇宙可以说有无数种可能,演变成今天这种能产生地球、从而能演化出人类的宇宙的概率,几乎为零。据资料,其概率是10-36。举例来说明这是一个什么概念:随手扔一个硬币,落下后的可能性有三种:正面、反面、直立。其中直立的概率是10-10。
这个概率意味着:假若全世界的人(设为50亿)都一起来扔硬币,每人扔两次,那么,其中只会有一个人将可能有一次机会扔出直立的硬币,由此可见其概率之小。但“奇点”爆炸后能演变出今天这种宇宙的概率,却更小。假设宇宙诞生之日(150亿年,1010数量级)就有人类、并且就开始扔硬币,那么,人类还要继续扔1016年(1亿亿年)才有一次机会扔出今天的宇宙。但那时,今天的宇宙可能早毁灭了。
基督教有一点很耐人寻味:它没有轮回,只设了天堂、净界和地狱。所有人去世后都在该待的地方等待最后审判,这也就是世界末日。既然有世界末日,换言之就是宇宙有终结的一天,这与“大爆炸宇宙论”倒真是殊途同归呵。
巧合吗?
回到刚才的话题。出现今天的宇宙的概率是如此之小,但却偏偏就一次扔中了……
午夜推枕,神游宇外时,对此我往往感到摄人魂魄……我不认为这可以用“神秘”二字就简单解释,我所感到的,是震憾、甚至震畏。
而上帝是不掷骰子的,更不扔硬币。
“上帝是不掷骰子的”这句话是爱因斯坦说的,就我的理解,他所要想表述的意思是:我们今天这个宇宙,并不是一次碰运气、掷骰子的偶然结果,而应该是一个预定好的、有意识的结果。
那么,谁预定了这个宇宙?谁体现了这种意识?
上帝究竟存不存在?


我记得是2003年初、或者是2002年底(记不太清了)的时候,江/*泽*m会见了一位当代鼎鼎大名的学者——史蒂芬·霍金,就是那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
我没有使用“物理学家”而使用“学者”这个称呼,是因为他头上已经有太多的桂冕:“伟人”、“思想家”、“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等等。
因此,他的观点起码要有足够的重视。
霍金现在的工作,主要是探寻一种被他命名为“终极理论”的东西。
照霍金的解释,这个“终极理论”就是支配这个宇宙最本原、最上层的规律。迄今为止,人类所有已经发现、和尚未被发现的全部科学规律,都只是这个“终极理论”的子规律、孙规律。换言之,“终极理论”是统御一切的。
这很象黑格尔所谓的“绝对精神”。
这也很象老子那个只需要“法自然”的“道”。(“法自然”在这里的解释是:只以自己为准则。参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倘如此,那么这个“终极理论”本身是什么?
是上帝?
上帝究竟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