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初探(一)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审计已经成为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高职院校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开展较晚的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现实意义及应用提出了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作为工程审计的一种新方式,在实践中已彰显出它的优越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了跟踪审计的实践和探索。目前大批高职院校随着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高职院校随着学校的扩招、教学的评估,校区在不断地新建、扩建,因此建设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必然成为高职院校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成为提高投资效益、规范投资管理的重要手段。
  
  一、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审计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高职院校是最近几年由中专学校升为高职院校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还处于起步状态,普遍存在审计人员少、审计力量严重不足等问题。随着离职院校的迅速发展,改建、扩建、新建等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基建项目的审计工作日益成为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高职院校对建设项目开展审计工作,无论是依靠内部力量还是借助社会力量,大多停留在工程结算的事后审计阶段,审计的重心仅停留在合法合规性方面。尽管工程项目结算审计甚至有多达两位数目的审减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审计价值并没有完全得到实现,尤其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造价管理的漏洞,显得无能为力。事后审计对象往往是既成事实的工程项目,反馈的信息也严重滞后。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施工、监理等环节的串通、假签证、假变更、假发票等舞弊现象。因事后审计无法深入现场核实与确认得到真实的信息。基于失真的工程造价信息形成的审计结论,则不可避免地有失偏颇,影响了审计有效性目标的实现,其本身还隐藏着巨大的审计风险。因此采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方式,是提高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审计工作水平,体现审计工作方法,加强投资控制的必然选择。
  
  二、高职院校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审计机构依法依规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咨询、评价、规范和监督活动。其目的是将传统的事后审计关口前移,早介入、早安排,兼顾中间环节,将审计工作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及时预防经济风险,促进建设项目各实施环节的有效管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实施跟踪审计,是高职院校基建项目审计工作发展的总体方向。对规范建设管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投资成本、促进加强管理和廉政建设、提高投资效益等有着重要意义。
  
  (一)能够提高领导决策的科学性
  从1999年扩招后,中国的高较就进入了基建高潮。一些高校的建筑成为了本地区的标志性建筑;高职院校也从2002年以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扩招、扩校、扩大,基建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跟踪审计从审核基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人手,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规模和标准提出专业的审核意见。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从源头提高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投资效益。
  
  (二)规范建设管理,促进廉政建设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对建设项目从招投标开始,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实证等;可以进行依法监督、规范;根据项目建设管理需要,制定完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促进廉政建设。
  
  (三)有助于提高建设资金投资效益,控制投资成本
  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从源头控制成本。如进行工程建设项目概算和预算审计,可以有效地防止高估冒算,夏时发现项目设计偏差及概预算项目缺漏,有效地减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签证、变更行为,防止了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现象,从而防止了工程项目完成后审核造成的既成事实的成本浪费,有效地控制了投资成本,提高了资金的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