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需求的数控专业从计算机绘图到仿真加工一体化教学方法研

1基于企业需求的数控专业从计算机绘图到仿真加工一体化教学设计

1.1基于企业需求的一体化教学理念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适应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遵循这一宗旨,我院数控技术专业一贯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理论知识的教学围绕技能训练展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互为补充。一体化教学可以根据已经制定好的面向企业需求的培养目标,本着以基础理论课为专业技能课服务的原则,将专业课与实际操作密切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突出专业操作技能培训[1]。一体化教学的教学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企业的生产过程一般遵循产品社会需求分析、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主要环节。数控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以机械图纸绘制及识读、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及加工操作为主体,各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基本与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相对应,在从以二维、三维绘图直至加工操作的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的方法,不仅能够更切实地达到教学目的,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有助于学生在就业时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更好地满足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要求。

1.2基于企业需求的数控专业一体化从计算机绘图到仿真加工教学模型基于企业需求的数控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型是在研究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对周边高职院校数控专业教学情况等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其他院校同类课程的设置情况、数控技术的专业内涵等,并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全面的有机整合,而设计出来的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模式。

2基于企业需求的数控专业从计算机绘图到仿真加工一体化教学及实践

一体化教学课程及教学内容整合在一体化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对课程进行整合。加强课程设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固定框架,以企业需求为主线,以职业技能形成为根本,将整个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化、模块化。整合过程中,首先根据企业实用的确定专业课内容,再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内容。整合课程内容的知识点形成有针对性的相应职业技能点,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经过整合,将专业基础课进行精简,如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综合为一门课程;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和工程力学综合为一门机械基础课程。专业课按企业岗位整合为三大模块:第一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第二是数控编程与操作;第三是机床维修与维护。这些模块重点突出了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的专业特点,并有机地结合学生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一体化教学还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教学内容“一体化”。加强教学内容的融合,制定“一体化教学”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增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划分理论教学中讲授与知识应用训练时间。每学期都有适当的专门技能训练时间,主讲教师必须参加所有技能训练指导并负责本专业的技能训练筹划,逐学期提高训练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