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企业筹资策略探讨(一)

[论文关键词]地方企业筹资策略筹资环境筹资风险

  [论文摘要]文章从地方企业自身情况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地方企业现状及筹资问题,提出了可拓宽地方企业筹资渠道,进行筹资环境分析,规避筹资策略中筹资风险解决的相应策略。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地方企业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企业逐渐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而地方企业的发展、生存是重中之重,发展的基础是保持良好的资金流通,如果地方企业拥有良好的筹资策略可以充分发挥本地方的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地方企业筹资现状
  地方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而地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筹资困难,也日益引起政府、金融界、理论界的关注。地方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筹资现状总是不一样的,在改革开放初期地方企业刚开始形成。地方企业的发展期在20世纪末,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规模比以前增大增强了,但发展速度经过开始的迅猛逐渐缓慢下来一些不科学、不规范的发展模式逐渐显露出来。到21世纪虽然地方企业的发展又进入新的阶段,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竞争优势、信用体系,但还是难以摆脱筹资困难的境况。
  
  二、地方企业筹资存在的问题
  1.筹资渠道单一
  (1)地方企业本身的竞争能力较弱,获得贷款难。一方面,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信用等级评估体系主要是为大企业设置的,评定标准中存在着对地方企业资信评估不利的因素,如涉及竞争优势方面的项目基本拿不到分。另一方面,地方企业普遍存在着资产数量少、质量差,以及信用等级低的问题。这一突出的矛盾,使得地方企业的贷款变得更加困难。
  (2)信用度不够透明,信息取证成本高。我国地方企业大部分的规模较小,为了减少成本支出而不设立会计机构,委托一些会计中介机构定期对企业的业务进行核算,加之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违背职业道德提供不合格的审计信息,迫使银行不得不对申请贷款企业的财务报表重新审查,势必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客观上增加了地方企业贷款的难度。
  (3)通过资本市场筹资困难。由于主板市场对上市公司的标准要求很高,限制条件较多,且发行证券的资本成本也太高,使得地方企业直接进入主板市场还不现实。而“二板市场”刚刚建立制度还不完善,所以地方企业的筹资渠道仍以银行为主。但由于地方企业资产规模小、经营风险大、且缺乏信用融资担保机制,就很难从银行获得所需资金。
  2.地方企业筹资环境复杂制约因素较多
  地方企业处在各种区域环境下,这种环境结构复杂造成了制约地方企业的筹资复杂环境。在地方企业的筹资策略中我们考虑环境因素就要从多方面考虑,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企业战略的瘫痪;外部环境的制约,都将会使企业不能适应外部环境而遏制企业的发展;时间上的变迁,也将降低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性。
  3.筹资存在的风险大
  由于地方企业的倒闭率和违约率均高于大企业,银行为了降低其贷款的风险,一方面提高贷款条件,另一方面,减少信用贷款比例,增加抵押和担保贷款的比重。地方企业如果不能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品或担保,要想获得银行贷款是相当困难的。
  
  三、地方企业筹资策略内容
  1.进军资本市场,加速地方企业筹资的发展
  买壳上市和造壳上市,在目前难以直接进人证券市场的情况下,地方企业通过买壳和造壳上市,无疑是一条捷径。直接上市,目前我国的主板市场进入门槛较高,二板市场的推出将成为地方企业理想的筹资场所。此外,还可考虑建立一些地方性的企业股权交易市场或地方性证券市场,从而拓宽地方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