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辅分离物业管理方面的几点思考(一)

论文关键词:主辅分离物业管理发展方向措施
  论文摘要:随着国家主辅分离的要求,房产分离后如何实施物业管理成了目前多方探索的问题。文章从分离房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为分离的房产企业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实施措施。
  
  按照国家关于企业主辅分离的指导思想,主辅分离的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随着大量企业房产移交工作的完成,各项管理工作也摆上了日程。物业管理是住宅小区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主辅分离原有房屋管理的滞后性、特殊性严重阻碍了推进。如何实行行之有效的物业管理模式,如何使主辅分离房屋的管理工作走向正轨,是正在处于变革的房屋管理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主辅分离房产存在的问题
  主辅分离房产是指从国有大中型企业分离出、由房产管理部门接收、实行系统化专业化管理的房产,实行委托经营、独立建账、独立核算的管理原则。主辅分离房产受历史原因、管理体制及自身特点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
  1.接收的房屋设施老化严重,维修力度跟不上,欠账多。主辅分离房产大多建于上世纪80年代,也有五六十年代的,楼龄相对较长,回报率已出现负值。原产权单位因经济效益差、房屋长年失修失养,造成本体、公共设施设备老化十分严重,严重的甚至已经不具备再居住的条件。小区内环境差,私搭乱建现象普遍,垃圾不能及时清理,道路损坏严重,虽然接管后进行维修可以改善其状况,但是无法从本质上彻底解决,给日后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2.房产管理档案不健全,管理混乱,各类资料不完善。给正常的房屋修缮和管理工作带来困难,特别是各种证件不全,严重阻碍了接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房屋无规划、无用地许可、无开竣工报告,有的甚至未验收就进驻使用的现象比比皆是,给日后的管理造成很大隐患。
  主辅分离房产大部分由企业内部自行组建的房管科管理,带有浓厚的福利性,加之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有限,无法实行专业、正规的管理。管理工作仍局限于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住户对物业管理的服务概念淡薄,接管后在意识上需要一定时间的沟通,加上企业经济效益低下造成的房产维修欠账,使管理工作处于失控状态。  3.资产庞大。原有房屋管理单位大多隶属于国家各大中型企业,固定资产十分庞大,分离时如果资产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将给新建立的企业造成很大的负担。物业管理行业属服务密集型行业,附加值小,盈利率低,再加上各种原因造成的收费率低,在管理经费无法保证而自身负担沉重的情况下,将严重阻碍物业管理的进程,降低服务水平,形成发展的恶性循环。
  
  二、主辅分离房产的特点
  1.主辅分离房产属于自建自管或委托代管形式,福利性强。
  2.主辅分离房产是在国家发展过程中为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出的,由行政划拨方式转移的产权和管理关系,政策性强,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3.住户自主意识差,对物业管理缺乏认知。
  
  三、主辅分离后物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基于主辅分离房产的特点,要使其完全实现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的管理,真正与市场接轨,融入到市场竞争当中去,必须做好相应的辅助引导工作。
  1.确定可行的经营目标,制定良性的经营决策。初次进入市场竞争的物业管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在分离后必须要确定切实可行的、适合自身水平的经营目标。同时经营决策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制订出符合自己与市场现状的发展战略,既有利于日常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又可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目的的同时,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