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连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一)

【摘要】大连市软件公司中,从事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的公司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也是大连市服务外包产业的“品牌产业”。本文开展促进大连市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对于使大连成为我国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示范性城市,营造国家级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优质品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 对策
  
  1 大连发展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温家宝总理对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行业提出了努力“争中国第一,争世界第一”的要求。2009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辽宁大连考察服务外包工作,对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表示的肯定。并强调,服务外包作为异军突起的新兴产业,对于保增长、调结构、稳外需、促就业,特别是增加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努力做好服务外包这篇大文章。他还指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根本上要靠人才、靠科技、靠创新。要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把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与市场优势充分结合起来。
  自1998年开始,大连市重点推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并在对日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方面形成优势,成为日本在海外最主要的业务承接地,对日的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规模一直在中国各个城市中间居于前列。如何进一步加大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继续扩大规模,使其成为我国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示范性城市,营造为国家级服务外包产业的优质品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大连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
  
  大连市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如下几点:一是人力资源因素。服务外包强调技术含量及附加值,人力资源是大连市发展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首要因素,虽然大连市的各高校和人才培养机构每年培养大量软件人才,但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较大差异;二是基础设施因素。基础设施的好坏影响着大连市能否以相对低廉的成本提供有效地对日服务外包。大连市已经形成了以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为核心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但是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硬件设施方面还需加强;三是企业竞争力因素。目前,大连市大多数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规模较小,超过千人的公司很少,难以形成有效的企业竞争力,大多数企业承接的高端服务外包业务份额偏低;四是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因素。配套政策也出现了滞后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对从事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承接业务的企业的支持鼓励政策仍需加强;二是承接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的相关企业没有给予足够的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
  
  3 促进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策略
  
  3.1 政府产业政策建议
  在投资环境、政策支持和引导策略方面:一是要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服务意识,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建议有关部门把承接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的企业认定为一个独立于软件生产企业的现代服务部门,对承接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加强现有政策的宣传推广并及时听取企业意见,加强制定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在加快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平台建设方面:一是要完善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招商平台,积极利用国内国外各种资源和信息,动员海外华侨、留学生吸引国外先进服务业的龙头企业投资;二是要打造供求网络信息平台,为国内国际发包商发布发包信息;三是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培育有利于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发展的产业环境,为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