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新课标版生物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11新课标版生物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练习15
一、选择题
1.在DNA复制过程中,保证复制准确无误进行的关键步骤是
A.破坏氢键并使DNA双链分开 B.游离核苷酸与母链碱基互补配对
C.配对的游离核苷酸连接成子链 D.子链与模板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 叙述,错误的是 ( )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3.在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某个细胞的染色体数、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之间的比是1:1:0,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A.间期和前期 B.前期和中期 C.中期和后期 D.后期和末期
4.下列哪一组生物都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成功的
A.向日葵豆与无籽西瓜       B.超级小鼠与克隆羊
C.超级绵羊与无籽番茄       D.超级鱼与抗虫棉
5.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实验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脂肪鉴定实验中要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种子切片
B.植物向光性实验中,常用玉米、小麦等单子叶植物幼苗做实验材料
C.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都是常用的取样调查方法
D.观察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量,可以用来比较过氧化氢酶与Fe3+的催化效率
6.从某生物组织中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A.26% B.24% C.14% D.11%
7.下列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 )
A.卵细胞 B.单倍体生物体细胞
C.胚细胞 D.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
8.“傻瓜水稻”割完后的稻蔸(留在土壤中的部分)第二年还能再生长,并能收获种子。如图是一种名为“傻瓜水稻”的新品种产生图。据图分析下面正确的是 ( )

A.完成过程①②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完成过程④的作用是选择,其基础是生殖隔离
C.割完后的稻蔸第二年还能再生长,并能收获种子。其意义是快速繁殖后代
D.如果把除草基因、耐旱基因和抗虫基因移植到傻瓜水稻上,可研究出一套完整的傻瓜水稻栽培技术体系
9.下列有关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试验材料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豌豆是异花传粉植物 B.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
C.豌豆有利于进行人工杂交试验 D.豌豆的一些品种之间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10.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共有
A.2种B.4种C.5种D.8种
1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a) 又患红绿色盲(b)的男孩。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
A.AaXBY、AaXBXb B.AaXBY、aaXbXb
C.AAXbY、AAXBXb D.AaXBY、aaXBXb
12.人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
A.只有胰岛素基因
B.比人受精卵中的基因要少
C.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D.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
13.在果蝇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细胞是
A.初级精母细胞 B.精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14.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中DNA分子均为14N―DNA,在氮源为15N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中DNA分子均为15N―DNA。若将 14N―DNA、15N―DNA以及14N、15N―DNA混在一起,用某种方法离心分离,其结果如上图所示。现将 15N―DNA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后,将所得DNA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离心分离,则结果可用图下列哪一图表示

15.在下列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相似的一组是
①证明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利用大肠杆菌产生人类胰岛素 
③单克隆抗体的产生 ④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⑤鉴定乳制
品或饮用水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
A.①④    B.②④    C.④⑤    D.②③
16.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所以它的鹿角发达。按达尔文的观点,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A.鹿角不发达的个体被淘汰,鹿角发达的个体被保留
B.鹿角经常使用的个体保留因而发达
C.鹿角的变异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发展
D.雄鹿为了繁衍后代的需要而使鹿角发达
17.下列哪项使格里菲思提出了“转化因子”的结论
A.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B.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多糖,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C.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蛋白质,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D.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18.下列物质中不是由DNA分子的遗传信息控制合成的是
A.尿激酶B.卵清蛋白
C.甲肝抗体D.雌性激素
19.位于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常年遭受台风袭击,岛上的昆虫只有两种类型:大多数不能飞,少数能飞的昆虫的翅膀异常发达。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突变B.生殖隔离
C.地理隔离D.自然选择
20.对昆虫保护色形成的正确解释是
A.用进废退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环境色彩影响的结果

二、填空题
21.比德尔是一位遗传学家,他选用红色面包霉作为材料。他对6万个孢子进行放射性辐射后,用基本培养基培养。绝大部分孢子都能正常生长,但是有少数孢子不能正常生长,后者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突变,其中有的可能与精氨酸有关。因为精氨酸是红色面包霉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经过多种组合的实验,再根据突变性状的遗传情况分析,红色面包霉中精氨酸合成的步骤是:
基本培养基 鸟氨酸瓜氨酸 精氨酸
(1)精氨酸的R基为 则一个精氨酸分子中C、H 、 O 、 N的原子个数分别为 。
(2)如果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携带精氨酸的一种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为GCU,可知精氨酸的密码子为 。
(3)某生物兴趣小组经诱变获得一突变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请你设计实验探究哪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基本培养基,分别对甲、乙、丙、丁进行如下处理。
甲:无任何处理。
乙: 。
丙: 。
丁: 。
第二步:观察各培养基中的红色面包霉的生长状况。
结论:
①若甲、乙、丙、丁中红色面包霉均不能生长,则其他基因突变。
②若 。
③若 。 ④若 。

22.已知柿子椒果实圆锥形(A)对灯笼形(a)为显性,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辣味(C)对甜味(c)为显 性,假定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以下4个纯合亲本:
亲本果形果色果味
甲灯笼形红色辣味
乙灯笼形黄色辣味
丙圆锥形红色甜味
丁圆锥形黄色甜味
(1)利用以上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的亲本组合有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亲本组合中,F2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________,其基因型为_________。这种亲本组合杂交,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F2的全部表现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在该F2中出现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
23.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 对绿苗(a)为显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否 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___,基因型为________;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_____本。
24.已知某种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引起的,但是不知道致病基因的位置,所以动员全体学生参与该遗传病的调查,为了调查的科学准确,请你为该校学生设计调查步骤,并分析致病基因的位置。
(1)调查步骤: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
②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如下)。

双亲性状调查的
家庭个数子女总数子女患病人数
男女





③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④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2)回答问题:
①请在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填出可能的双亲性状。
②若男女患病比例相等,且发病率较低,可能是 遗传病。
③若男女患病比例不等,且男多于女,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④若男女患病比例不等,且女多于男,可能是 遗传病。
⑤若只有男性患病,可能是 遗传病。

${2011新课标版生物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练习}

一、选择题
1.B
2.D
解析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B选项正确;由于近亲婚配可使从同一祖先那里继承同一隐性致病基因的概率增加,所以近亲婚配会使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概率大大增加,C选项正确;多基因遗传病往往表现为家族聚集现象,且易受环境的影响,D选项错误。
3.D
4.D
5.A 
6.A
7.D
解析 缺少一个基因可能是该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或等位基因,也可能是染色体的缺失,还有一种可能是该细胞中缺少了一条染色体。基因突变只能改变基因的类型而不能改变基因的数目。
8.D
解析 ①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中个别染色体的增加;②是基因重组;③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减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减;
④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染色体组成倍地减少;⑤是基因重组;⑥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则是基因突变。
9.A
10.A
11.C
解析 本题可以采用反证法,因为男孩患白化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所以男孩基因型是aa,此男孩母亲一定含有白化病基因,所以外祖父、外祖母至少有一个含有白化病基因,而C中的控制肤色的基因全部都是显性基因,后代不会出现白化病基因。
12.C
13.A
14.C DNA是半保留复制。
15.A
16.A
17.D
18.D 雌性激素不是蛋白质,属脂类。
19.D
20.C

二、填空题
21.解析 题目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梯度。精氨酸的C、H、O、N个数是20种氨基酸共有部分的C、H、O、N个数再加上R基中的个数,考查氨基酸的基本结构。tRNA与mRNA上的碱基是互补关系,已知携带精氨酸的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为GCU,所以密码子是CGA。实验设计的诀窍在于充分挖掘题干已知条件,根据题干可以得到的信息有:①精氨酸是红色面包霉正常生活所必需的,②基因突变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③基因A、基因B、基因C分别控制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的合成。由这些信息可以推断出:基因突变菌株无法合成精氨酸,如果基因A突变需添加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中任一种氨基酸,就可存活;如果基因B突变,需添加瓜氨酸、精氨酸其中之一;如果基因C突变,必须添加精氨酸。
答案 (1)6、14、2、4 (2)CGA
(3)实验步骤:乙:加入鸟氨酸 丙:加入瓜氨酸 丁:加入精氨酸
结论:②甲中红色面包霉不能正常生长,乙、丙、丁中红色面包霉均生长良好,则基因A可能突变
③甲、乙中红色面包霉不能正常生长,而丙、丁中红色面包霉均生长良好,则基因B可能突变
④甲、乙、丙中红色面包霉不能正常生长,而丁中红色面包霉生长良好,则基因C可能突变(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22.答案 (1)甲与丁、乙与丙、乙与丁
(2)乙与丁 aabbCC与AAbbcc AabbCc,圆锥形黄色辣味 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甜味、灯笼形黄色辣味、灯笼形黄色甜味 1/16
解析 考查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1)题中已给出了三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甲、乙、丙、丁四个亲本的表现型与基因型,要求它们杂交F2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的杂交组合,可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分别推测出甲×乙、甲×丙、甲×丁、乙×丙、乙×丁、丙×丁共6组杂交后F2中出现的基因型与表现型,从中选出符合题意的杂交组合。
(2)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得出(1)中6组杂交后代中F1和F2可能出现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种类与比例,从中找出合适的答案。
23.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性状发生分离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解析 (1)由题知F1全为紫苗紧穗黄种皮,可知紫苗、紧穗、黄种皮为显性,F1的基因型为AaBbDd,播种F1 所结的种子,长出的个体为F2,F2会发生性状分离。
(2)F1自交产生的种子中,胚(长成植株即F2)的基因型中包括aabbdd,其培养成植株后即符合要求。
(3)若只考虑BbDd自交,则符合常规的自由组合定律,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紧黄∶紧白∶松黄∶松白=9∶3∶3∶1。
(4)若自花传粉,在亲代为纯合子的情况下,则性状不发生分离,因此子代应为绿苗紧穗白种皮;若杂交正常,子代出现了松穗,必定亲本发生了基因突变,即在母本中B突变为b。
24.答案 (2)①如下表:
双亲性状调查的
家庭个数子女总数子女患病人数
男女
双亲正常
母患病父正常
父患病母正常
双亲都患病
总计
解析 父母患病情况有四种:双亲正常、母患病父正常、父患病母正常、双亲都患病。表格不但要有数据的记录内容还要体现出数据的处理,例如求总数、取平均值等内容,根据题干灵活设置。
②常染色体隐性 ④伴X染色体显性 ⑤伴Y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