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新课标版生物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1新课标版生物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练习27
一、选择题
1.在小麦的根尖细胞内基因分布在
A.染色体、核糖体B.染色体、线粒体
C.染色体、叶绿体D.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
2.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是遗传物质必备的特点
A.一定存在于染色体中 B.能够自我复制
C.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D.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某男孩是色盲,祖父也是色盲,但他的父母和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这个男孩色盲基因是通过谁遗传下来的
A.祖父→父亲→男孩
B.祖母→父亲→男孩
C.外祖母→母亲→男孩
D.外祖父→母亲→男孩
4.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
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6.优生优育关系到国家人口的整体质量,也是每个家庭的自身需求,下列采取的优生措施正确的是 ( )
A.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
B.杜绝有先天性缺陷的病儿的根本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
C.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
D.通过遗传咨询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
7.某一个DNA分子中含有30%的G+C,则由它转录成的RNA中G+C应为
A.60% B.30% C.20% D.15%
8.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9.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不可能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
A.ABB.ab
C.BbD.aB
10.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与此有关的几种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内容主要是在图⑤所显示的时期进行
B.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之一的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C.在图②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中,在其间期发生的基因突变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要比图③所示的大得多
D.在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备上述5个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的器官是睾丸而不是肝脏
11.胚胎干细胞是哺乳动物或人早期胚胎中的细胞,可以进一步分裂、分化成各种组织干细胞,再进一步
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种组织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D.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12.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原核细胞形成分泌蛋白与真核细胞形成分泌蛋白的相同点是
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都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B.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C.合成蛋白质时都有细胞核内的转录
D.分泌蛋白质时都要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
13.对于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觉正常的男孩,其双亲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色盲的母亲和正常的父亲 ②色盲的父亲和正常的母亲(不携带色盲基因)
则以上两种情况中,染色体变异分别发生于什么之中
A.精子,精子 B.精子,卵细胞 C.卵细胞,卵细胞D.精子,精子或卵细胞
14.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时,做法是
A.分别用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B.分别将35S和32P注入鸡胚,再用T2噬菌体感染鸡胚
C.分别用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
D.分别用35S和32P的动物血清培养T2噬菌体
15.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D.自然选择
16.人的i.IA. IB 基因可以控制血型。在一般情况下,基因型ii表现为O型血,IA IA获IAi为A型血,IB IB获 IBi为B型血,IA IB为AB型血。以下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子女之一为A型血时,双亲至少有一方一定是A型血
B.双亲之一为AB型血时,不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
C.子女之一为B型血时,双亲至少有可能是A型血
D.双亲之一为O型血时,子女不可能是AB型血
17.在一块栽种红果番茄的田地里,农民发现一株番茄的果是黄色的,这是因为该株番茄
A.发生基因突变B.发生染色体畸形
C.发生基因重组D.生长环境发生变化
18.下列细胞中,属于生殖细胞的是
①精原细胞 ②次级精母细胞 ③卵细胞 ④受精卵 ⑤孢子
A.①②③B.④⑤C.①②④D.③⑤
19.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20.表①为4种动物L、M、N、P的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百分率。
LMNP
L100908297
M901008290
N828210082
P979072100
表①
这4种动物为人、黑猩猩、马和袋鼠,但不知哪个字母代表哪种动物,表②中4种答案哪一种最可能是对的
人黑猩猩马袋鼠
ALMNP
BPNML
CLPMN
DMNLP
表②

二、填空题
21.比德尔是一位遗传学家,他选用红色面包霉作为材料。他对6万个孢子进行放射性辐射后,用基本培养基培养。绝大部分孢子都能正常生长,但是有少数孢子不能正常生长,后者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突变,其中有的可能与精氨酸有关。因为精氨酸是红色面包霉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经过多种组合的实验,再根据突变性状的遗传情况分析,红色面包霉中精氨酸合成的步骤是:
基本培养基 鸟氨酸瓜氨酸 精氨酸
(1)精氨酸的R基为 则一个精氨酸分子中C、H 、 O 、 N的原子个数分别为 。
(2)如果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携带精氨酸的一种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为GCU,可知精氨酸的密码子为 。
(3)某生物兴趣小组经诱变获得一突变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请你设计实验探究哪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基本培养基,分别对甲、乙、丙、丁进行如下处理。
甲:无任何处理。
乙: 。
丙: 。
丁: 。
第二步:观察各培养基中的红色面包霉的生长状况。
结论:
①若甲、乙、丙、丁中红色面包霉均不能生长,则其他基因突变。
②若 。
③若 。 ④若 。

22.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 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伴Z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A不存在,不管B 存在与否(aaZ-Z- 或aaZ-W)A存在,B不存在(A_ZbZb或A_ZbW)A和B同时存在(A_ZBZ-或A_ZBW)羽毛
颜色白色灰色黑色
(1)黑鸟的基因型有___种,灰鸟的基因型有____种。
(2)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色是_______,雌鸟的羽色是_____。
(3)两只黑鸟交配,子代羽毛只有黑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
(4)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黑色、灰色和白色子代的理论分离比为_______。
23.下图1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图2是该生物一个细胞中的DNA含量随细胞分裂而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1)图1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其中①细胞继续分裂可形成的细胞是 。
(2)可表示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图是 。
(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分别发生在 所示的细胞中。
(4)图2中不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 。②与图2对应的区间是 。
24.已知某种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引起的,但是不知道致病基因的位置,所以动员全体学生参与该遗传病的调查,为了调查的科学准确,请你为该校学生设计调查步骤,并分析致病基因的位置。
(1)调查步骤: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
②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如下)。

双亲性状调查的
家庭个数子女总数子女患病人数
男女





③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④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2)回答问题:
①请在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填出可能的双亲性状。
②若男女患病比例相等,且发病率较低,可能是 遗传病。
③若男女患病比例不等,且男多于女,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④若男女患病比例不等,且女多于男,可能是 遗传病。
⑤若只有男性患病,可能是 遗传病。

答案
一、选择题
1.B 根尖细胞无叶绿体。
2.A
3.C
4.C
解析 A错误,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由一条链上A∶T∶G∶C=1∶2∶3∶4 ,计算出一条链上100个碱基中含A、T、G、C依次是10、20、30、40,另一条链上含A、T、G、C则依次是20、10、40、30。故该DNA中含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10+20=30个,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22-1)×30=90个,故B错误。C正确,四种含氮碱基的比例是A∶T∶G∶C=(10+20)∶(20+10)∶(30+40)∶(40+30)=3∶3∶7∶7。D错误,含200个碱基的DNA不考虑每种碱基比例关系的情况下,可能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但因碱基数量比例已确定,故碱基排列方式肯定少于4100种。
5.B
6.C
解析 产前诊断只能确定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而不是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禁止近亲结婚只是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而不能杜绝。遗传咨询只是推算发病风险,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不能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猫叫综合征应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
7.B
8.ACD
9.C 等位基因总是要分离的。
10.B
11.B
12.D
13.C
14.C
15.D
16.A
17.A
18.D 卵细胞属有性生殖细胞,孢子属无性生殖细胞。
19.C
20.C
二、填空题
21.解析 题目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梯度。精氨酸的C、H、O、N个数是20种氨基酸共有部分的C、H、O、N个数再加上R基中的个数,考查氨基酸的基本结构。tRNA与mRNA上的碱基是互补关系,已知携带精氨酸的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为GCU,所以密码子是CGA。实验设计的诀窍在于充分挖掘题干已知条件,根据题干可以得到的信息有:①精氨酸是红色面包霉正常生活所必需的,②基因突变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③基因A、基因B、基因C分别控制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的合成。由这些信息可以推断出:基因突变菌株无法合成精氨酸,如果基因A突变需添加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中任一种氨基酸,就可存活;如果基因B突变,需添加瓜氨酸、精氨酸其中之一;如果基因C突变,必须添加精氨酸。
答案 (1)6、14、2、4 (2)CGA
(3)实验步骤:乙:加入鸟氨酸 丙:加入瓜氨酸 丁:加入精氨酸
结论:②甲中红色面包霉不能正常生长,乙、丙、丁中红色面包霉均生长良好,则基因A可能突变
③甲、乙中红色面包霉不能正常生长,而丙、丁中红色面包霉均生长良好,则基因B可能突变
④甲、乙、丙中红色面包霉不能正常生长,而丁中红色面包霉生长良好,则基因C可能突变(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22.答案 (1)64 (2)黑色 灰色 (3)AaZBW
AaZBZB (4)AaZbW AaZBZb 3∶3∶2
解析 (1)由题意及表中信息知,只有A、B同时存 在时羽毛才表现为黑色,含A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含B的基因型有ZBZB、ZBZb、ZBW三种,故黑鸟的基因型可能有6种;同理,灰鸟的基因型有4种。(2)纯合的灰雄鸟的基因型为AAZbZb,杂合的黑雌鸟
的基因型为:AaZBW,两者交配后产生的子代基因型为:AAZBZb(黑雄)、AaZBZb(黑雄)、AAZbW(灰雌)、AaZbW(灰雌)。(3)由题意知,亲本基因型为黑雄A_ZBZ-,黑雌A_ZBW,又知后代有白鸟(aa)出现,且无灰鸟(ZbZb、ZbW)出现,故母本的基因型为:AaZBW,父本的基因型为:AaZBZB。 (4)由题意知,亲本基因型为黑雄A_ZBZ-,灰雌 A_ZbW,又知后代有白鸟(aa),灰鸟(ZbZb、ZbW)出 现,故母本的基因型为AaZbW,父本的基因型为AaZBZb,子代中,黑色的概率为:3/4A×1/2ZB=3/8, 灰色的概率为3/4A×1/2Zb=3/8,白色的概率为:1/4aa×Z-W(Z-Z-)=1/4。故黑色∶灰色∶白色=3∶3∶2。
23.答案 (1)①②③⑤ 体细胞 (2)②④⑤(3)⑤和② (4)AB和FH CD
解析 根据图中染色体形态判断:图1中的①为有丝分裂后期,分裂得到的子细胞为体细胞,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或后期,③为有丝分裂中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⑤为分裂间期,只有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图2表示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在减数分裂的间期(AB)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FG为后期,GH为末期),不含有染色单体。
24.答案 (2)①如下表:
双亲性状调查的
家庭个数子女总数子女患病人数
男女
双亲正常
母患病父正常
父患病母正常
双亲都患病
总计
解析 父母患病情况有四种:双亲正常、母患病父正常、父患病母正常、双亲都患病。表格不但要有数据的记录内容还要体现出数据的处理,例如求总数、取平均值等内容,根据题干灵活设置。
②常染色体隐性 ④伴X染色体显性 ⑤伴Y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