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新课标版生物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新课标版生物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练习17
一、选择题
1.豚鼠的黑体色对白体色是显性。当一只杂合的黑色豚鼠和一只白豚鼠杂交时,产生出生的子代是三白一黑,以下对结果的合理解释是
A.等位基因没有分离
B.子代在数目小的情况下,常常观察不到预期的比率
C.这种杂交的比率是3∶1
D.减数分裂时,肯定发生了这对等位基因的互换
2.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所以它的鹿角发达。按达尔文的观点,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A.鹿角不发达的个体被淘汰,鹿角发达的个体被保留
B.鹿角经常使用的个体保留因而发达
C.鹿角的变异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发展
D.雄鹿为了繁衍后代的需要而使鹿角发达
3.下列有关核酸与遗传物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B.有的生物种类的遗传物质是RNA
C.在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 要的遗传物质
4.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
A.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 B.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C.DNA→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 D.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5.与生物的发育密切相关的过程是
A.细胞分化B.细胞衰老C.细胞癌变D.以上三项均是
6.对于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觉正常的男孩,其双亲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色盲的母亲和正常的父亲 ②色盲的父亲和正常的母亲(不携带色盲基因)
则以上两种情况中,染色体变异分别发生于什么之中
A.精子,精子 B.精子,卵细胞 C.卵细胞,卵细胞D.精子,精子或卵细胞
7.从某种群中随机抽出5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15、30和5个。在这个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A.60%B.40%C.45%D.55%
8.下面列举几种可能诱发基因突变的原因,其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射线的辐射作用 B.杂交 C.激光照射 D.秋水仙素处理
9.要判断某一个体是不是纯合体,最好的方法是
A.让其与杂合体交配B.让其与纯合体交配
C.让其与隐性类型交配D.让其与显性类型交配
10.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隐性纯合子(aa)的患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可见这种突变基因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容易被淘汰。但是在非洲流行恶性疟疾(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的地区,带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人(Aa)很多,频率也很稳定。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
B.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不易感染疟疾
C.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不易感染疟疾
D.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易感染疟疾
11.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调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a,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发病率为b,则该市妇女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几率分别是
A.大于a、大于b B.小于a、大于b  C.小于a、小于b D.大于a、小于b
12.下列不存在生殖隔离的是
A.东北虎和华南虎
B.马和驴杂交后代不育
C.鸟类和青蛙
D.山羊和绵羊杂交后杂种不活
13.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需氧型生物出现的重大意义表现在
A.可提供人类呼吸所需之氧气 B.明显提高生物新陈代谢的效率
C.降低厌氧型生物对氧气的依赖 D.增加大气中氧气的含量
14.对于中心法则,经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存在着逆转录现象,它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从
A.蛋白质→DNA B.RNA→DNA C.DNA→RNA D.DNA→DNA
15.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
C.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 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
16.将15N标记了的双链DNA分子移入到14N培养基中,连续培养了3代后取样离心。已知15N-DNA比14N-DNA重。离心后的结果将是
A.全中 B.1/2轻,1/2中 C.3/4轻,1/4中 D.全重
17.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A.10/19 B.9/19 C.1/19 D.1/2
18.香豌豆中,只有两个显性基因CR同时存在时,花为红色。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某一红花植株与另二植株杂交,所得结果如下:①与ccRR杂交,子代中的50%为红花 ②与CCrr杂交,子代中100%为红花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CcRR B.CCRr C.CCRR D.CcRr
19.下列哪项是由于基因突变所引起的伴性遗传病
A.人类的白化病 B.人类的血友病 C.人类的多指症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0.水稻的糯性、无籽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二、填空题
21.RNA干扰机制如下:双链RNA一旦进入细胞内就会被一个称为Dicer的特定的酶切割成21~23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干涉RNA(SiRNA)。Dicer酶能特异识别双链RNA,以ATP依赖方式切割由外源导入或者由转基因、病毒感染等各种方式引入的双链RNA,切割产生的SiRNA片断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激活的RI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Si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双链RNA的基本单位是 。
(2)根据RNAi机理,RNAi能使相关基因“沉默”,其实质是遗传信息传递中 过程受阻。
(3)通过Dicer切割形成的SiRNA,要使基因“沉默”,条件是SiRNA上有与mRNA互补配对的 。
(4)有科学家将能引起RNA干扰的双链RNA的两条单链分别注入细胞,结果却没有引起RNA干扰现象,请据图分析最可能的原因 。
(5)RNA干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时,可以先分析乙肝病毒基因中的 ,据此通过人工合成 ,注入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细胞,就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繁殖。

22.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Ⅱ-2的 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2)人类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F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
CGG重复次数(n)n<50n≈150n≈260n≈500
F基因的mRNA(分子数/细胞)50505050
F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数/细胞)10004001200
症状表现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
此项研究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测: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____________的结合。
(3)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少分裂的实验步骤:
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取材:用____________作实验材料
制片: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___________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___________。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____________。
观察:①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进入(A1 和A2)的配对情况
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酶具有催化性和专一性。请选用相应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验证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一)实验材料与用具:鸡蛋清、牛胰蛋白酶、牛胰淀粉酶、蒸馏水、双缩脲试剂、试管、小烧杯、小刀、恒温水浴锅(温度可调)、时钟等。
(二)实验步骤及相关问题:
(1)该实验能否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能、不能)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该实验中说明酶具有催化性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对下列细胞分裂模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属于4个不同物种的细胞
B.只有乙细胞才有细胞板
C.细胞甲、丙、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D.细胞甲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最多

${2011新课标版生物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练习}

一、选择题
1.B
2.A
3.C
解析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DNA是遗传物质;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含有的这种核酸就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总之,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D
5.A
6.C
7.A (15+30/2)/15+30+15=60%。
8.B
9.C 用测交的方法。
10.A
11.B
12.A
13.B
14.B
15.C
16.C
17.A
解析 设此致病基因由Aa控制,由题意知,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则隐性纯合子aa的概率为81%,a的基因频率即为90%,A的基因频率则为10%。则该夫妇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为:妻子:AA(1/19)\,Aa(18/19),丈夫:aa。此夫妇所生子女中,正常的概率为:18/19×1/2=9/19, 患病的概率即为1-9/19=10/19。
18.A
19.B
20.D

二、填空题
21.(1)核糖核苷酸 (2)翻译
(3)碱基(或核苷酸)序列
(4)Dicer酶只能识别双链RNA,不能识别单链RNA
(5)碱基序列 双链RNA
解析(1)组成双链RNA的基本单位是4种核糖核苷酸。(2)RNAi机理不是干扰基因的转录而是阻断翻译过程,因此RNA干扰又称为转录后基因沉默(3)由图示可见,激活的RI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SiRNA同源的mRNA上,即SiRNA上有与mRNA互补配对的碱基(或核糖核苷酸)序列
(4)题目信息说明单链RNA不会引起RNA干扰现象,可能是Dicer酶只能识别双链RNA,不能识别单链RNA。(5)要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乙肝病毒的繁殖,则必须设法获得双链RNA。
22.(1)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伴X隐性遗传病 AaXbY aaXBXb 7/32
(2)CGG重复次数不影响F基因的转录,但影响翻译(蛋白质的合成),并与该遗传病是否发病及症状表现(发病程度)有关 核糖体
(3)(小鼠)睾丸 解离固定液 醋酸洋红染液 压片 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 缺失
23.(1)不能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呈紫色(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2)①将蛋清放入小烧杯中加热使其凝固(得分点:凝固) ②将凝固蛋白切成等体积小块,分别放入编号为1、2、3的三支试管中 ③分别向1、2、3号试管加入等量(2 mL)的蒸馏水、牛胰蛋白酶、牛胰淀粉酶 ④将上述三支试管放入37℃的恒温水浴锅中保持一段时间 ⑤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酶 蛋白块完全消失所需时间或单位时间内蛋白块体积大小的变化
(4)1、2号试管 2、3号试管
24.A
解析 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及细胞结构的
特点可以判断出图示4种细胞属于不同的物种;甲、乙细胞都可出现细胞板;只有甲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染色体的条数分别为甲2条,乙3条,丙2条,丁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