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册9月月考检测试题(含答案)

南宫中学高一9月月考化学试题
11年9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品的名称与警示性标志名称
对应正确的是(  )
A.烧碱――爆炸品 B.浓硫酸――剧毒品
C.汽油――腐蚀品 D.酒精――易燃品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6m L的液体
B. 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 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3.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入Ba(NO3)2溶液
B.加BaCl2溶液即可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D.加Ba(NO3)2溶液即可
4.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  )
A.上层液体从漏斗下口放出
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
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
D.若分液时不小心有少量上层液体流下来,补救措施是用滴管将其从烧杯中吸出
5.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蒸馏、萃取 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萃取、分液
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1kPa的条件下,22.4LH2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在同温同压下,22.4L的二氧化碳和32g氧气所含分子数都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L H2O的分子数为1NA
D. 常温常压下,5.6 L CH4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7.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O3 B.CH4    C.CO      D.N2
8.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9.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  )
A.5 : 2 B.3 : 1 C.15 : 2 D.1 : 3
10.欲配制100mL 1.0 mol/L Na2CO3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
① 将10.6 g Na2CO3 溶于100mL水中
② 将28.6g Na2CO3•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 将20 ml 5.0 mol/L Na2CO3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①② B.②③ C.只有② D.只有③
11、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的氧气(O2)和B容器中的氨气(NH3)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则A、B两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之比是 (  )
A、1:2 B、2:1 C、2:3 D、3:2
12、在同温同压下,11。5 g气体A所占的体积和8 O2 所占的体积相同,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46 B、28 C、44 D、64
13、某固体NaOH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现在要将该固体NaOH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则其主要的实验操作过程应是 (  )
A、溶解 加适量BaCL2溶液 过滤 B、溶解 加适量CaCL2 溶液 过滤
C、溶解 加适量Ca(OH)2溶液 过滤 D、溶解 加适量盐酸 加热
14、实验中需0.5 mol/L的NaOH溶液240 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OH的质量分别是 (  )
A、240 ml ,4.8 g B、250 ml ,5.0 g
C、500 ml ,10.0 g D、任意规格,4.8 g
15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 mol NH4Cl、16 mol KCl 和24 mol K2SO4的营养
液。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
为mol)( )
A.2、64、24B.64、2、24 C.32、50、12D.16、50、24
16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0.012 kg 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C.1 mol水分子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
D.1 mol Ne中约含有6.02×1024个电子
17 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
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 D.p(H2)>p(Ne)>p(O2)
18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液里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 ( )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
19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Ba(NO3)2、Na2CO3、K2SO4三种溶液,该试剂是(  )
A.KNO3溶液 B.稀H2SO4
C.NaOH溶液 D.Na2SO4溶液
20下列溶液与100mL0.5mol/LNa2SO4溶液中的 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200mL0.5mol/LNaCl溶液
B、100mL1mol/LNa2CO3溶液
C、100mL0.5mol/LNa3PO4溶液
D、1L1mol/LNaOH溶液
21下列措施中不能加快固体物质溶解的是( )
A.搅拌 B.适当加热 C.将块状固体研细 D.多加水
22.在进行下列实验时,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错误的是( )
A.蒸发结晶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
B.进行蒸馏操作时,先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块沸石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液体中下部加热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的物理量之一
B.12 g 12C所含碳原子数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相等
C.摩尔质量就是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
D.物质的量越大的物质所含原子数越多
24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具有相同的是 ( )
A.原子数 B.分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O2与NH3两种气体,其体积之比为32┱17
C.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D.温度和密度相同CO、N2和H2三种气体,其压强(p)关系为p(CO)=p(N2)>p(H2)

第II卷 (非选择题)
26.(每空2分,共30分)利用“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相关知识进行填空
(1)0.2 mol NH3气体中含的NH3分子数是 ,其中含氢原子数是 ,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2)1摩尔Ba(OH)2固体中含有的Ba2+的个数是 ,全部溶于水,电离产生的OH-的物质的量是 mol,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 摩尔。
(3)H2SO4的摩尔质量是 ,49gH2SO4中含有 mol氧原子,含有氢的质量是 。
能与 摩尔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是 克。
(4)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的H3p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
(5)与标准状况下VLCO2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的水的质量是________(用分式表示)
(6)将4 g NaOH溶解在10 mL水中,再稀释成1 L,从中取出10 mL,这10 mL溶液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 (g)跟3体积Y2 (g)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27.(14分)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1)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 。
(2)第④步中,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设粗盐溶液中Ca2+的主要存在形式为CaCl2)

(3)若先用盐酸调pH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

(4)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中,玻璃棒所起的

作用分别是 ____________
28(6分)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 HCl气体溶于635mL水中,所得盐酸的密度为1.18g/cm3。
试计算:
(1)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2)取出这种盐酸100mL,稀释至1.18L,所得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