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器视觉产业的未来

  机器视觉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是指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即图像摄取装置,分 CMOS 和CCD 两种)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

  机器视觉系统的特点是提高生产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在一些不适合于人工作业的危险工作环境或人工视觉难以满足要求的场合,常用机器视觉来替代人工视觉;同时在大批量工业生产过程中,用人工视觉检查产品质量效率低且精度不高,用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而且机器视觉易于实现信息集成,是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基础技术。

  正是由于机器视觉系统可以快速获取大量信息,而且易于自动处理,也易于同设计信息以及加工控制信息集成,因此,在现代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人们将机器视觉系统广泛地用于工况监视、成品检验和质量控制等领域。

  我国的机器视觉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亟待更大的推广。对于许多客户,还停留在劝说尝试使用的阶段,更谈不上更高阶的使用需求,这需求机器视觉厂商共同努力。

  在地域上:国内机器视觉的应用多集中在华南和华东地区,这些地区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对机器视觉的概念更容易接受。而对于其他地区的企业来说,还需要时间去推广和普及知识。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就是日新月异的发展,机器视觉也不断有新的技术更新。如智能相机就是很好的适应了制造企业发展的需求而诞生的产品。这表明,国内的机器视觉厂商也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向国际水平看齐。

  彭先生是一位机器视觉从业多年的人,他表示,目前机器视觉客户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继续提高集成能力。“现在许多客户都要求你能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不只是购买几个机器视觉产品或者系统软件。这就要求机器视觉厂商要有很强的集成能力,这个能力不仅仅是可以将成熟的机器视觉系统提供给客户,更重要的是你要懂客户的机械设备的加工性能和他的应用习惯。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客户的成本承受能力。”

  另外彭先生表示,机器视觉厂商不仅仅要了解自身所处产业的发展规律,也要了解客户的应用习惯。目前自动化业界一个很大的趋势就是集成融合,PLC中嵌入了伺服技术,变频器中嵌入PLC功能,伺服中含有控制功能已经成为很重要的特点。此外每个行业的加工方式也都有很大的不同,作为机器视觉的系统和产品提供商,需要深入的去了解这种不同。

  实际上,已经有一些视觉厂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们积极联络系统集成设备厂商,用联合的方式既获得了生意,也弥补了自己的不足。

  彭先生还表示,由于机器视觉还是一个新兴的小行业,虽然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年头,但实际上还处在行业的发展初期阶段,许多产品都是按照各自厂商的理解在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给这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已经有一些厂商表示,希望能够有一个协会组织牵头,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光源、镜头、相机、数据提取与控制单元能否很好的集成?光源的免维护寿命是否可以更长一些?相机的安装接口和外形尺寸能否全行业统一标准?图像数据传输的借口是否有统一的标准?传感器数据能否很好的融合到统一的现场控制数据总线当中?数据处理与决策功能是否可以完成如数据提取、数据存储、决策响应、现场监视等多种任务的同步多层次并行?”彭先生表示,这些都是机器视觉的应用者十分关心的话题。显然,机器视觉产业的路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