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高气扬

词典名字:

趾高气扬

词典发音: zhǐ gāo qì yáng

结构:联合式
感情:贬义
字数:四字
年代:古代
热度:常用
解释: 趾高气扬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例子: 但是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罢。(闻一多《复古的空气》)
辨形: “趾”,不能写作“指”、“志”;“扬”,不能写作“阳”。
辨析:见“踌躇满志”。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谜语: 树顶奏唢呐
感情:贬义
俄语:горделивый(с горделивым видом)
日语: 鼻息(はないき)が荒(あら)い,意気揚揚(いきようよう)としている
德语:die Nase hochtragen(arrogant sein)
法语:se pavaner(air orgueilleux,hautain,présomptue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