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

词典名字:

打草惊蛇

词典发音: dǎ cǎo jīng shé

结构:连动式
感情:贬义
字数:四字
年代:古代
热度:常用
解释: 打草惊蛇
出处: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例子: 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九回)
正音:“蛇”,不能读作“sé”。
辨形: “惊”,不能写作“警”。
辨析:打草惊蛇和“风吹草动”;都有前因后果的关系;但“风吹草动”通常指轻微的动荡和变故。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
谜语:
感情:贬义
英语: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
俄语:ворошá пáлкой траву,вспугнуть змею
日语: 粗忽 (そこつ)をして相手 (あいて)に感 (かん)づかれている
德语:auf das Gras schlagen und die Schlange aufscheuchen(schlafende Hunde wecken)